BMW集团宣布在奥地利斯太尔 (Steyr) 工厂正式开始量产第六代eDrive电动马达,标志着革命性Neue Klasse平台向批量生产迈出关键一步。这是斯太尔工厂首次生产全电动传动系统,新马达将率先应用于2026年推出的BMW iX3 50 xDrive。BMW自2022年至2030年期间投资超过10亿欧元 用于电驱动技术开发和生产,约1,000名员工将投入新电动马达生产工作。到2030年,该工厂一半运行将专注于电动汽车相关生产。
BMW第六代eDrive马达被形容为相比前代Gen5系统的“量子级跃进”。新马达采用800V高电压架构,配合碳化硅 (SiC) 半导体技术的逆变器,完全集成到电动马达外壳中。相比Gen5系统,第六代马达实现能源损失减少40%、生产成本降低20%、重量减轻10%,对车辆整体效率提升约20%。
新平台采用全新镍锰钴 (NMC) 电池配圆柱形电芯设计,无需模块拼接,能量密度比前代锂离子电池提升20%。这种模块化概念不仅简化封装过程,还能为BMW集团不同车型生产各种电动传动系统配置。
技术革新带来显著的性能改善:续航里程增加最多30%,充电速度提升最多30%。BMW iX3 50 xDrive配备Gen6技术后,续航里程可达800公里 (WLTP标准),快充能力允许10分钟内增加220英里 (350公里) 续航里程。
新马达采用更轻巧高效的电励磁同步马达 (EESM) 配合重量不足155磅的小型异步马达 (ASM),专门驱动前轴,首次为BMW提供四马达和三马达驱动选择。这种灵活配置支持前驱、后驱及四驱等不同布局。
Neue Klasse平台不仅在硬件方面创新,软件系统也实现重大突破。新平台采用区域化线束架构,大幅减少复杂性和重量。四个集中控制单元充当“超级大脑”,集成驾驶动态、资讯娱乐和驾驶辅助功能,运算能力比现行系统提升20倍。
BMW在今年CES展示的下一代Panoramic iDrive显示系统,包括横跨整个挡风玻璃的抬头显示器、3D重叠显示、可滑动中央屏幕和触觉方向盘控制,打造未来感十足的座舱体验。
斯太尔工厂的转子、定子、变速系统和逆变器等核心部件将在两条全新生产线上制造,铝制外壳则在匈牙利兰茨胡特 (Landshut) 工厂生产。Gen6马达的模块化和可扩展设计,让BMW能灵活应对从入门级到高性能车型的不同需求。
BMW计划基于Neue Klasse平台开发40款车型,涵盖多个细分市场。除了iX3外,电动版3系和高性能iM3也在开发中,后者预计采用四马达四驱系统,将于2027年推出。Gen6技术也将扩展至Mini和Rolls-Royce品牌,显示BMW集团电动化策略覆盖全线产品。
随着斯太尔工厂投产,BMW正快速提升电动马达产能以满足全球需求。除了奥地利工厂外,匈牙利Debrecen工厂也将加入生产行列。工厂将继续平行生产汽油和柴油引擎,但电动马达生产将逐步扩大规模,反映BMW对电动化转型的坚定决心。
第六代eDrive马达的量产,标志着BMW在与Tesla和其他电动汽车品牌竞争中迈出重要一步,为实现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占全球销量50%以上的目标奠定技术基础。
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